· 经典赏析 · 正文详情

敢在皇帝头上动刀的人-清朝皇帝剃头不怕被行刺吗?

来源:名资汇网 caiji007 2023-11-15 04:35:01

“宰相刘罗锅”中,剃头匠的小徒弟一般都是用冬瓜练手。由于冬瓜表皮上有一层白绒,把功练好,非常锻炼腕力。

可是徒弟吃穿是师父的,就得随时驱使。师傅师娘一喊,就只好麻溜地丢下活儿,听差,只在空隙中练手。于是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只要有人叫他,他就立刻把刀子插到冬瓜上,转身就走。

于是,刘墉为了惩罚一个撅着辫子的纨绔子弟,故意让小徒弟给他剃头,正剃头时,师娘一叫,小徒弟很自然地把剃刀往人脑袋上一刮,就跑掉了。于是那个纨绔子弟就被人弄得血淋淋的。

因此即使是技术再好的剃头匠,各种突发情况也无法控制。剃光头的皇帝自然不能马虎,因为头旁的大动脉确实太多了。

而且清代皇帝每月逢一次(初一、十一、二十一),一定要剃头,否则那小小的如冬瓜表皮绒毛般的毛发不加控制地生长,很可能影响到皇帝的形象。清帝命苦,无法像明朝皇帝那样躲藏不上朝,因此剃发修身是必须的。宫中两百多名负责清发、按摩的侍从,每天拿着自己的左胳膊当冬瓜,剃得光光的,都讨厌体毛长得快。

这种练习的目的,实际上有四个:第一是能很好地控制腕力,以及落刀的大小;第二人侧身操作,鼻息呼气避免直接喷入剃头人的脑门;第三,剃左臂,即剃左臂时左手不能帮忙,全靠右手。由于体态的原因,第四个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剃。

实际上,这也是根据为皇帝剃头的特殊训练,因为皇帝剃头时,左臂必须自然下垂,不能用手触摸龙头,目的就是阻止别有用心的剃头匠,他们左手按住头部,右手一拉,搞出大麻烦来。说实在的,如此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肌肉记忆,避免任何一次动作都犯下“可疑刺杀”的错误,从而给自己带来致命的伤害。

尽管有那么多人准备[文]为皇帝服务,但并不[章]是每个剃头匠都有机[来]会,就像翻绿头牌一[自]样。就像皇帝吃的饭[历],喜欢的也不能超过[史]3只筷子一样,其目[大]的是防止别有用心的[全]人,把握着皇帝的喜[网]好,从而动起手来。[文]

剃光头的匠人是不固定的,甚至是不确定的,是很随意挑选的。这就是说,剃头匠直到见到皇帝,才知道今天是安排自己为皇帝剃头的。清初皇帝,甚至直接下皇城,随机挑选一位剃光头的工匠,进宫为皇帝剃光头。

皇帝有他自己的专用[章]剃须刀。通常是一个[来]檀木盒盛着,外衣是[自]黄云龙套。不像一般[历]的剃须刀,它露出的[史]刀口较窄,较难拉出[大]深伤口。

剃头匠事先并不知道自己要剃皇帝的头,他使用的是皇帝专用的剃头刀,关键剃头时,蓝翎侍卫(都是宗室子弟)拿刀对着自己,目不转睛。不要说刺杀皇帝,把他吓得半死。

所以事实上清朝皇帝剃发,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并不是别有用心的刺杀,而是剃头匠是否具有高超的心理素质,不会惊慌,剃去皇帝头上的痦子,就有被感染的危险。


历史大全内容创作者
    标签

    上一篇:雍正驾崩时张廷玉为何要太监拿出密旨-密旨对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意义? - 全文

    下一篇:1986年春晚吓人的原因-只是因为夜里视线模糊吗?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