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赏析 · 正文详情

东北的经济为何起不来?未来东北要怎么发展?

来源:名资汇网 caiji007 2023-09-27 04:35:09

新一年伊始,围绕年度GDP省份排名展开的议论与猜测在坊间广为流传,其中东北三省的GDP排名曾一度垫底,为什么东北三省的GDP排名还不如西南地区?还有人说往年经常提起的振兴东北为啥不提了?

谈工业:日俄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基础,城市建设,东北工业基础雄厚;农业方面:黑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谈资源:大面积,人口少,地产资源丰富等等,我国东北地区的优势这么大,东北的经济为何起不来

一、东北地区真的有那么大的优势吗?

国有企业大概占东北经济的20%-30%,远低于上海60%的水平。事实上,东北国有企业大多是资源型企业,技术比较先进,但利润不高甚至亏损,比如除了石油,其实煤、林、钢等都是亏损。

当然,东北也有少数[文]技术型国有企业,如[章]吉化、哈电、一重等[来],但属于国有企业,[自]利润极低。还有兵工[历]企业,如大连船、沈[史]飞、哈飞等,这与地[大]方无关。

说白了,东北重工是个技术活,出苦力,赚的钱慢,这和阿里腾讯比赚钱,但是和阿里的腾讯比起来,比国防建设和阿里的腾讯要比得上国家利益、比国防建设更有优势。

再者农业,如今黑土地随时代进步,早就克服了蚊虫叮咬的难题,所谓的“利弊参半”,现在只剩下土壤肥沃的优势,这也让黑龙江成为了全国第一粮食主产区,更让东北成为全国第一粮食主产区,更大的“饭碗”,所谓的“利弊参半”。

对于油田等资源,实际上大庆油田的利税是属于国家的。建设大庆市,是靠省划拨和地方财政收入,与油田相比,实际上差距很大。也有类似于油田的农垦、森工、煤炭等,这些都是东北企业的名义,是直属国家,与东北没有关系。

二、东北经济发展存在哪些客观劣势?

1、地区劣势

交通不便,东三省经济同质化程度高,基本都是重工业+农业,区域内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导致一些产业效率低下。

主要的工业产品和农[全]产品最经济的运输方[网]式是海运,从龙江到[文]大连港的距离看起来[章]很近,实际上哈尔滨[来]到大连与上海到厦门[自]的距离大致相等,黑[历]河到大连和上海到广[史]州的距离大致相等,[大]这就导致了黑、吉和[全]其他省份联系比较不[网]便,价格竞争力也随[文]之下降。

例如吉林号称换热器城,随着产业做大,很多优质企业搬到了大连,需要依托大连港进行运输,而吉林的运输成本太高,这是没有办法的。

2、产业结构

东北农业发展不错,这是确实的,但农业附加值较低,而且农产品同样需要大宗海运,而从龙江或吉林陆运到港口的部分利润已经被剥离。

在资源上,部分原因[章]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来]国家对资源进行配置[自],留下的产值没有固[历]定下来。

例如对俄贸易一直在进行,但与俄远东地区接壤,本身并不富裕,人也很少。每个城市的支柱产业都有些单一,毕竟人口少、市场小、多元化发展不能支撑。

3、人口外流

1978年改革开放,90年代初期的南海画了一个圆圈,有许多东北人看中机会也好,响应政策也好,南下是需要人才,一方面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问题。

例如,1980年广[史]东省委书记仲夷(原[大]辽宁省委书记)和厉[全]有为(辽宁人,深圳[网]第五任书记),就曾[文]经抽调和吸引了大批[章]国企中层干部和技术[来]骨干,同时又在那里[自]支持和吸引了大批国[历]企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史]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特别是深圳)、上海的就业岗位需求和待遇远超其他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更高,公务员队伍也会出现断层,因此必然会对营商环境产生影响。

三、未来东北,大概率是继续去工业化,打造农区龙头。

未来东北,很大可能是继续去工业化,逐步彻底变成农业区,因为农业是东北唯一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而农业对地理环境要求极高,经过这么多年的开发,东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其良好的农业条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东北经济运行成本高、物流成本高的问题。

当然,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针对这一情况做规划、准备,农化企业在东北的大规模业务拓展,尤其是粮食和农资储藏规模的扩大,实际上是有国家要求进行前期准备的因素。

创造东北农区龙头,[大]才有真正的优势,正[全]是因为:

虽然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很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和农业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发展第三产业的人口密度还不够。大房价不能上涨,导致通过土地财政转移其他产业负担,支持其他产业发展的项目作用有限,农业显然更具竞争力。

而东北则属于移民社[网]会,一般家族势力小[文],改革开放以来,集[章]体创业很难形成,个[来]体创业缺少人力物力[自]财力,很难成为大器[历],我们经常看到,他[史]们对家乡消费市场的[大]依恋程度低,如果外[全]地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网],个人创业缺少人力[文]物力财力。

简单地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理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制约是僵化和深远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情况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同步发生变化。改革开放40年,东北前25年发展得还不错,80年代GDP都是全国前十名,90年代就没有这么强了,但相对来说,东北仍然是全国生活质量最好的地区,尤其是在经济方面。

与此同时,人均GD[章]P和人均收入也不算[来]低,城市建设、教育[自]医疗水平还不错,房[历]价物价低,人民生活[史]水平还不差,还不能[大]说没有发展起来。


历史大全历史百科
    标签

    上一篇:秦桧害了哪几个人

    下一篇:用一句话概括谭嗣同的事迹及精神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