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赏析 · 正文详情

中国最早的疫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重大疫情-瘟疫产生的尸体如何处理? - 全文

来源:名资汇网 caiji007 2023-08-26 06:35:00

怎样合理解决这次肺炎,也变成大家关心的焦点。那麼中国在历史上记载最早的疾疫发生在何时?古代人对疫防做过什么努力?

最早记载的疾疫发生在周朝

在民俗史籍中,对流行病的记载数不胜数,常用的名字有疫、疾疫、疠等,而一般通称为疫,统称疾疫。从当代病症生物学看,这种疾疫包含瘟疫、瘴气、痢疾、流行感冒、麻风病等,涉及甚广。

中国在历史上最开始记载的瘟疫发生在周朝。鲁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依照《公羊传》的表述,此大灾即大疫。自此,有关疾疫的记载持续增加。据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一书中的不彻底统计分析,各代发生疫灾的频次为:周朝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朝20次,明朝64次,清朝74次。从伤亡人数看,水平最严重的一次是金朝开兴年间(1232年),汴京大疫,“诸门出逝者九十余万人,贫不可以葬者不计其数”。由此可见,瘟疫对人们社会发展的打击力确实非同一般。

从古代中国疫灾发生的主要缘故看,疫灾的发生通常与别的灾难相伴随。一般而言,大灾以后,人和动物很多身亡,假如尸体无法得到妥善处理,病菌便会很多繁育,可能会导致疫灾发生。如隋代功业八年(612年),天下旱灾,同时发生大疫,染疫者多死。宋朝庆历八年(1048年),河北发生大水患。第二年三月,又继发性疫灾。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衡州年年旱灾,然后发生疫疠之灾,“逝者十九”。

端午赛龙舟其实就是一种祛除瘟疫

大部分古代人针对流[文]行病的了解,是没办[章]法从科学研究的视角[来]做出分辨的。他们通[自]常把疫情的发生看作[历]不切合天道而导致的[史]天对人的处罚。

相传帝颛顼高阳有三子,生而亡去为鬼,在其中一个居水流是为瘟鬼。因此,大家每于疾疫发生时,做法以祛除疫鬼。《周礼·夏官》 中常提及的方相氏四狂夫就是专业的驱疫鬼者。此四人身穿熊皮,头戴面具,执戈扬盾,帅百隶逐室殴疫,此即后人傩戏的来历。除此之外,各代时兴的设醮、纸船送瘟神等风俗,也全是驱疫鬼的主要方式,乃至连端午的龙舟竞渡也与驱疫鬼相关。

医药学的发展趋势,[大]让大家慢慢了解到瘟[全]疫发生与公共卫生服[网]务相互关系,同时刚[文]开始高度重视公共卫[章]生服务工作。如宋朝[来]真德秀在泉州市任职[自]期,由于泉州市城里[历]排水沟湮阏岁久,“[史]污泥恶水,停蓄弗流[大],春秋之交,蒸为疠[全]疫”,乃作《旋耕告[网]诸庙祝文》,兴工清[文]除水渠。又如吴芾于[章]乾道二年(1166[来]年)知隆兴府,本地[自]“旧有豫章沟,比久[历]湮塞,民病途潦。公[史]曰:‘沟洫堵塞,气[大]郁不泄,疫疠所由生[全]也。’亟命疏通,民[网]得爽垲以居。”

“隔离”曾被讥为“不仁”

一旦出現疫情,对患者采用哪些方式呢?很多著作说明,是隔离。这种方式自古以来有之,并且,此外,再无更强的方式。

有关隔离观查医治的最开始记载常见于 《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来到南北朝时期,隔离之道,已变成制度。萧齐时,皇太子长懋等曾开设了专业的患者隔离组织--六疾馆,以隔离接诊发病的人。

殊不知,隔离这一方式的实行并不是一帆风顺,在非常长的時间内,乃至遭受巨大的抵制。晋时就会有记载说如诸臣家沾染时疫,要是有三人左右被感柒时,即便沒有被沾染的人,在百天以内不可进宫。但这种合理的隔离方式,却被当时的人讽刺为“不仁”。

这种意识故步自封,甚至疫情出現之后,非常少有人主动地采用这种方案。因此,虽然古代人对疫防做过许多 努力,但实际效果并不是显著。每一次疫情身亡的总数并沒有伴随着医药学的发展而有一定的降低。

如何处理疫情死者尸体

一旦出現疫逝者,尸体做为关键病源,该做何解决呢?据《周礼》所述,从先秦时代刚开始,就会有了解决无主尸体的作法。自此,凡遇大疫,官衙一般常有埋藏逝者尸体的作法。

如南北朝梁武帝时,郢城大疫,同城十余万口,“逝者十七八”。官府遂命给逝者赐棺器盛殓,以避免疾疫感染。在宋朝,官方每于灾难之后征募僧人埋藏尸体,以度牒为奖赏。如嘉定年间(1208年),江淮一带大疫,官衙遂征募青年志愿者,凡埋藏尸体达200人者则给度牒一道做为奖赏。除此之外,从宋朝末年刚开始,全国各地广泛开设漏泽园制度,以埋藏因贫苦何以下葬的无主尸体。宋朝之后,全国各地均仿效这一制度,广泛创建漏泽园,同时降低了由尸体繁育传染病毒病菌的几率。

古代疾疫的方子

对于医治疾疫的药品[文],除开技术专业古医[章]书所述的方子以外,[来]散见于古时候作品集[自]手记当中的秘方、小[历]偏方还有许多,在其[史]中许多方子最该后代[大]认真梳理和承继。如[全]苏东坡在《与刘斌仲[网]书》中提及医治瘴疫[文]即为:“用姜、葱、[章]豉三物,浓煮热呷,[来]莫不效者。”《宋史[自]·国外·吐蕃》 中提及北宋景德三年[历](1006年),六[史]谷吐蕃的铎督部落发[大]生瘟疫,宋廷出示的[全]治疫药品为白龙脑、[网]犀角、硫黄、安息香[文]、白石英等76种。[章]沈括《梦溪笔谈》中[来]记载的一则例证说,[自]常用治疫药品为柏叶[历],颇有奇妙之效。《[史]靖康纪闻》中记载的[大]治疫方子为黑豆汤,[全]其即为:“黑豆二钱[网](令炒香熟)、甘草[文]二寸(炒淡黄色),[章]右二味以水二煎一盏[来],时刻服之治愈。”[自]元人手记《辍耕录》[历]中记载:元朝年间时[史],元军发生疾疫,以[大]大黄疗治,所活近数[全]万人,实际效果亦极[网]明显。


历史就该是这样 历史百科
    标签

    上一篇:两晋为什么叫西晋东晋而不叫南晋北晋-看中国朝代从西到东的转变 - 全文

    下一篇:疑似肺炎患者治疗费用是自费还是国家出钱-财政部发话国家给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