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赏析 · 正文详情

末代溥仪的满语居然不好-溥仪拒绝郭沫若参与编撰清朝历史的原因? - 全文

来源:名资汇网 caiji007 2023-08-19 07:35:00

自人类文明史问世至今,我们经历了朝代更替、社会变革等起伏不定的变化,这种发展和转变我们不可能所有都亲眼看见,更不可能所有亲身经历。

并且时间不可逆的,我们沒有能够 穿越到以往的时空穿梭机,如此一来,要想掌握之前大家的故事,唯一的方式就是查看史籍。事实上,我们只能掌握历史,才能尽快了解自己,掌握人类的起源,那样才能让我们更为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史为镜才能够砥砺前行。

根据这一缘故,史籍的功效就十分重要了,我们知道中国各朝各代都是有专业的史官来记录当时朝代的大小事件,这些广为流传迄今的历史资料便是我们窥视以往的“时光机器”。

清朝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王朝,这一王朝也是十分独特的,它是封建社会王朝向民主化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这一阶段的历史也是非常值得记录和分析的。当时的许多历史学家们也意识来到这件事情的必要性,他们根据许多方式 来收集历史信息。

在这种历史学家中,郭沫若是一个令人不容小觑的存在,郭沫若具备非常高的文学功底,他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上都充分发挥了重要的功效。郭沫若的民族意识、国与家意识也是很明显的,他创作的《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秘了蒋的野心和对國家、对老百姓的背叛,这对人民大众来说不但让大伙儿正确认识了蒋的真正相貌,在一定水平上还可以协助老百姓走向更加光辉的道路,作出更加恰当的决定。

郭沫若同时也是一位史学家,他编写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开辟了中国的唯物史观派,对中国历史学的学习和分析具有了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在中国的学界唯物史观派仍然占有主流地位。当时郭沫若正在分析清朝历史,正逢溥仪归国,便邀约他一起参加清朝历史的撰写,不过尽管郭沫若的这一恳求对于没有工作的溥仪来说是诱惑的,可是溥仪還是沒有犹豫地拒绝了。

溥仪做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也以前是紫禁城里养尊处优、万人之上的皇帝,对于清朝皇宫事件等都是十分了解的,假如他可以参加清朝历史的撰写是最好不过了。

此外,溥仪本人的亲身经历也是十分坎坷且具备记录价值的,溥仪在退位以后,糊里糊涂地变成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之后又以战犯的身份被送到前苏联,总算回来中国后,他记忆深处的中国早早已不是他原先还记得的模样,以前是家的皇城也对他设起了护栏。

溥仪归国后,正在犹豫是做国学教师還是故宫导游员的时候,郭沫若找到他。从实际出发,撰写史籍相比做老师和导游员好些许多,可是溥仪以自身不会满语为由拒绝了他。

清朝的统治者为了可以确保满洲皇室的地位,他们的全部绝密文件都是用满语纪录的,要想掌握这些文档內容,就必须可以看懂这些满文。做为爱新觉罗氏后代的溥仪,他是正宗的满洲血统,当他说自身不会满语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惊讶,感觉这一回绝的原因太沒有信服力了。

事实上,溥仪的满语的确不太好。由于清朝后半期,汉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即便溥仪早前接受过满语教育,可是由于长时间不应用满语,再加上当时他学满语年纪还不大,因此在之后也就渐渐地忘却了。对于分析、编写史籍这件事情来说,整个全过程都是必须认真细致、恰当的,溥仪不会因此回绝郭沫若也是能够理解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清朝的历史大量的是清朝皇室的历史,对于溥仪来说便是自身的家史。在清朝的历史中,大量的是皇帝们的功与过,假如溥仪参加撰写,那麼他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对自身先祖开展抨击和审阅,而溥仪的观念依然是传统保守的,让他突破那道心理防线也是很艰难的。

尤其是在这些皇帝的事迹中,不可或缺的会出现一些羞于启齿的、家族视作秘密的事情,说白了“家丑不可外扬”,溥仪也是不愿根据自身让他人了解自己家的事情的。何况,从溥仪的视角考虑,那也是对自身先祖、对自身家族的背叛。从这件事情中,我们还可以看得出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对人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更改观念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历史大全内容创作者
    标签

    上一篇:隋炀帝为何冒着动摇国本的风险修建大运河? 难道真的仅仅是为了游玩吗? - 全文

    下一篇:吐蕃历史-吐蕃吞并河西走廊的故事-吐蕃后裔在哪?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