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9)
来源:名资汇网
2018-03-23 20:10:12
此时的刘备已经六十一岁,黄土已经埋到了脖子上,感到喘不过气来了。哪怕为子孙计,也会焕发出生命的回光返照,放手一搏。不怕鱼死,不惜网破。
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猇亭大败之后,吴军追至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即不再进逼(因为曹魏已在东方集结军队),证明我为刘备复原的心理活动是有道理的。
刘备准备伐吴时,国内有不少重量级的人反对,比如赵云、刘巴、费诗等。有的历史学者便说,刘备东征,一意孤行。
刘备真的是一意孤行吗?
刘备的“一意孤行”,我看是“两意双行”。这个“两意”,一是打开囚笼的缺口;二是为儿孙做最后一次努力。
刘备的“一意孤行”,倒是印证了七年后诸葛亮在他的《后出师表》中的一句话:“不伐贼(指曹魏帝国),王业亦亡。”只是当时的刘备没有如此清楚地表达出来而已。
当赵云等一班老将、重臣唾沫横飞、慷慨激昂地在朝议中大唱反调时,可能刘备真想扇他们一个耳光:“不伐吴,王业亦亡!”你们懂个屁啊,坐在这里是死,干他一票也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何如铤而走险?这一仗打下去,就算不能卫国,保家总还是可能的嘛?!
最让历史学者不解的是,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阻刘备伐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