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过百 常怀千岁忧(14)
来源:名资汇网
2018-03-17 14:51:07
M/ @7 k6 G0 K7 v
考察中国历史,从《礼记》:“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至《左传》:“临患不忘国,忠也。”再到《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经典教化都在强调这种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
10、“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若以一副冷眼看这浮生,直如白驹过隙,朝露待曦,蜉蝣天地耳。
翻阅浩浩青史,大凡对人生有所抱负者,无不感慨浮生之短暂盛年亦难再;那些壮志在胸、块垒于怀者,更是有“时不我待”“时不我与”之叹。
无多的“去日”,更显出“今日”之可宝。在浩叹“人生苦短”“逝者如斯”之余,志士之心不禁顿生英才难觅、壮怀难酬之感。于是,对美好人生、珍贵时光的珍惜和把握,便成为渴望建功立业者的人生宗旨与追求;对天下英才的渴求与呼唤,便成为他们人生交响乐的宏大回响。在群雄纷起、天下大乱的汉末建安年间,为一世枭雄的曹孟德自然有一番廓平天下涤荡四海的远大抱负。固然他的性格里有着狭隘偏执和善妒的阴暗因子,然而他同时又有着求贤若渴、思贤若饥的宽容与包纳——这正好构成了曹操性格的复杂与矛盾。
有人说《短歌行》写于赤壁大战之前,有人说写于之后;还有人说,这首诗是曹操写给刘玄德的,等等,众说不一;但这些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人读来这首悲凉慷慨彰显“建安风骨”之作,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深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