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赏析 · 正文详情

[如何培养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名资汇网 caiji007 2023-11-12 07:05:00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求学生懂得、记住、会做习题,考试拿个好分数,这已逐渐不适合时代的要求。为了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敏捷灵活并有一定开拓精神的人,必须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说,其中提到智力活动的进行包括五个项目:认知、记忆、发散性思维、辐合性思维和评价。发散性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发散性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的(包括特异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即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如:农村中推广沼气有哪些好处、秦淮一线南北有哪些地理差异等一类问题,都是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追循答案的。而辐合性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集中于同一方面,即从同一方面进行思考。发散思维作为一种智力操作来说,是善于从同一对象中产生多种分化因素的能力,是一种分析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需要揭示同一事物中现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不同方向进行思考,能想象出多种可能,具有较强的思维选择性;发散性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灵活采用多种变通方法。

  人们对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有时是通过逻辑思维,逐步引伸推导出来,有时是靠直觉思维想出某种特异答案。而在逻辑思维过程中,辐合性思维又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的思维方式。因而,在对某个问题探索之中,发散性思维与辐合性思维往往是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的。它们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的。比如大陆漂移说的产生与完善,如果仅靠发散性或辐合性思维,显然是不行的。

  二、发散性思维与联想

  丰富的联想是展开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善于联想的学生一般来说,其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比较强的。

  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即从事物发展的主线来开展联想,从它的现在联想它的过去与未来,联想到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如讲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就可以运用纵向的联想方法,从而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生产方式、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劳动技术、环境等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荒漠带,而与其同纬度的太平洋沿岸,却为温带混交林和温带阔叶林带,各自的气候分别为温带大陆气候与温带海洋气候,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挡造成了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也可由自然界联想到社会。横比要善于从事物间的时间、空间的接近,事物间的类似或相反以及事物因果关系去联想、还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联想,由事物的外在特征联想到事物的内部含义。抓住其内在联系抽出本质特征,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新的地理概念与已有的记忆痕迹发生联系,产生联想。对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方面也可以进行联想,事实上地理学中的许多假说也是通过联想而得出的。

  有时我们展开联想,提出问题,旨在获得各种不同的答案,而不是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以表现出多端性,伸缩性的特点。伸缩性思维是指改变思维方向、路线的能力。例如,李四光先生陆相成油理论改变了传统找油的思维路线,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伸缩性还包括随时根据新的变化,及时修改原来的想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三、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创设使学生积极思考,引伸发挥的情景,点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方法。提的问题,布置的作业题,不要单纯的记忆与模仿,问题的答案要兼顾多重性与单一性,要使学生对题目有可能作出的发挥。在提问时我们应注意几个问题:(1)问题必须切实揭示教材或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际问题;(2)抓住主要矛盾,在重点关键上设问;(3)提问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程度;(4)引导学生自已揭示矛盾,提出问题;(5)课前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

  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教学时,有这样一类题目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大气环流方向与现在有何不同?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转,则地球上的地理现象与现在有何不同?这些问题通常要用发散性思维才能回答,而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是要碰壁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创设情景,使学生积极思维,而且要去点燃学生好奇求知、主动探索精神之火,而这些,便是多方面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河南某地农民挖井发现了恐龙蛋,请学生设想一下,恐龙蛋是哪里来的?这里曾经有过怎样的地理环境?学生会作出种种回答,也许有人说这个蛋是有人埋的,也有人说当时的地理环境是海洋等等。教师不应指责他瞎说,首先肯定他的思维积极性,引导思维方向。在平等的讨论气氛中,逐步纠正学生答题中的不妥之处。

  此外学习信心、情绪也影响发散性思维的进行。教师的讲课充满激情、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对解决问题充满了信心,情绪高涨,就能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而对学习和解决问题没有信心,存在焦虑情绪,都会阻碍发散性思维的展开。

  在教学中要及时防止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这里的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如:海南省有丰富的铁矿,为什么钢铁工业不发达?学生往往认为钢铁工业都集中在有丰富铁矿的地区,所以有铁矿的地区钢铁工业就一定比较发达。这种思维定势,只从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这道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复杂性,使学生掌握工业布局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此题的答案是:本地区能源缺乏,钢铁消费量少,技术力量和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发达且淡水资源相对不足。如果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后,再向学生提出随着海南的加速开发,有哪些条件在改变,以后能不能建大钢铁厂、上海煤铁缺乏,为什么钢铁工业却比较发达这样的问题就更好了。只要我们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加强训练,就能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

  如何培养发散性思维?

  很多孩子写作文时绞尽脑汁,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不仅效率不高,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也不高。这很可能是由于孩子缺乏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它能够使人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思维局限。在写作文的时候,发散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让作文的主题立意更加丰富,选材范围更为广泛,让孩子有话可写。因此,家长可以对孩子适当地进行训练,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发散性思维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寻求多种不同的答案和结果。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多多对孩子做一些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遇到问题时不必追求唯一答案,可以寻求多种的可能性。比如,一道数学题让孩子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或者让孩子想出十种使热水变冷的方法等,举一反三,开拓思维的广度。

  巧用联想,激发想象力

  1.相似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在某一特征上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包括形似和神似。形似,即由此物想到与此物的外形、颜色、声音相似的事物。比如通过少年想到幼苗、雏鸟,通过杀人犯想到虎狼、魔鬼等,通过月亮联想到镜子,通过红色联想到烈火,通过悦耳的鸟鸣联想到动听的歌声等。神似,即通过事物间的情调、神态、气质有相似处进行联想,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均属于神似法。

  2.相关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有些事物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其本质却有相同的地方,因而可由此物联想到彼物。比如通过一张发黄的照片联想到过去的岁月,通过明月联想到嫦娥,通过蜜蜂采集花粉酿蜜联想到奉献,通过蚂蚁啃骨头联想到韧性,通过石灰粉身碎骨联想到献身等。

  3.对比联想。即由对一事物感知联想到与之特点相反的事物。比如通过大海联想到小溪,通过大树联想到小草等。包括形反、神反、意反三种。形反法,此法与形似法相反,比如通过月亮联想到昏暗,通过美联想到丑,通过高大联想到矮小等。神反,此法与神似法相反,比如通过昏暗、阴暗,想到希望、光明等。意反,有些事物间形虽相似,但意却相反,因而可由此物联想到彼物,比如通过反动联想到进步,由消极联想到积极等。

  4.因果联想。即由原因联想到结果,或由结果联想到原因。比如通过种田想到收获,通过种树想到乘凉等。

标签

上一篇:世界智力运动联盟大师赛_世界三大智力运动之魔方

下一篇:用鞭策造句_鞭策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