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碑有什么讲究?
在民间,为逝去的先人立碑是件特别严肃的事,由此也产生了不少的规矩,比如怎么立、立什么碑、什么时候立等等,这些都是有说法的,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立就什么时候立,也不是想怎么立都行。
大多数坟墓前都会有一筒碑,小辈们以前来表示对逝去长辈的思念和尊重,而在立碑上,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就是立碑时应该注意什么?父母之中,如果只亡故一个,能立碑吗?
关于这些,其实每个地方的规矩都不一样,因为生活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的原因,形成了小不同,大相似的习惯,立碑也是同样。
那么,立碑有什么讲究呢?立碑是要等双亲都亡故才立,还是逝去其中一个就能立呢?
我们分别来说一下这些问题。
Ⅰ:立碑的时间立碑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立的,有人说可以在父母亡故下葬时,连同碑一起立下。
您见过这样立碑的吗?从来没有,也没有这样的规矩。
一般情况下都是守孝三年,三年满,守孝期结束,然后立碑纪念。
守孝三年是大部分地方的规矩,也是从古时候传下来的一个传统,所以大多数地方都是三年后才能立碑。
但也有地方是一年满后立碑的,守孝分大守和小守,大守三年,小守一年。所以,这样在立碑上就有了区别,有的是小守过后就立,有的则是三年满才立。
但不管是守孝多久才立,都是要经过守孝后才立的,没有人去世后,下葬时就立碑的。
人刚去世,家里人守孝,现在不太重视这个问题了,要搁古代,直接搬到父母坟墓前住着守孝的人也有。
既然人尚在坟墓前守孝,又何立碑呢?别人到了这里,一看到守孝人,自然就明白这里面埋的是谁,根本不用打听也不用再看。
而守孝期满后,守孝人离开,人们路过这里,可以从碑文中看到这里埋的是谁,立碑人又是谁。
故,人刚逝去时不立碑,守孝长短有区别,有的是一年后立,有的是三年后立。
Ⅱ:双亲都亡故后才能立吗?这个并不是这样的。但同时,这里面是有讲究的。
虽然是夫妻,但也不可能一起亡故,时间会有个早晚。但不管时间相隔多久,夫妻两个都去世后,是一定要埋在一起的,这是生前共枕,死后同穴。
合葬墓从古代的官方到民间都广泛存在,这不是个什么规矩,这是个风俗习惯。这样也方便以后孩子们纪念。
既然两个人不可能同时亡故,那么以谁去世时间来计算这个立碑时间呢?
比方说要守孝三年才立碑,那么母亲去世了,父亲还在世。三年守孝期满后,父亲仍然还在世,这个碑立不立呢?换过来也是同样。
其实,这里面的规矩更加多。
母亲先去世,是不管多少年都不立碑的,要等父亲去世后才立碑。也就是说,当母亲先去世后,就算三年孝满了,可是父亲还在人世,那么就不立碑。
等父亲去世,三年守孝期满再立。
可是,当父亲去世,三年守孝期满后,母亲尚在人世。这个碑是可以立的,但立碑时就已经刻上了是合葬墓。当然了,碑上不可能会刻合葬墓这样的字,只不过主碑文会写上。
比如双方都已经去世,主碑文是这样的:民国处士王三公讳学堂配妻刘氏之墓。
一看碑文我们就可以明白,这里埋的是一个在家里排行老三,姓王叫学堂的人,跟妻子的合葬墓。他妻子姓刘。
也有直接写出妻子名字的,比如是这样的:民国处士王三公讳学堂配妻刘氏讳桂兰之墓。
但假如是父亲去世了,母亲没去世,立碑怎么写?总不能把尚在人世的母亲给立在碑上吧?所以就有了空缺的方法,这在立碑上叫缺笔法。
也就是说,母亲名字这里先空着,它的格式是这样的:民国处士王三公讳学堂 之墓。
它中间是有空白的,等以后母亲去世了,再把母亲的名字给补上。
不过,虽然是有这样的缺笔法,但大多数人都会在母亲去世后才一起给父母立碑,先缺后补是可以的,但很少见。
Ⅲ:立碑有什么讲究立碑的讲究非常多,比如碑多高、上面写谁的名字、立的时候得请谁等等,篇幅原因,我们只简单说一下前两项好了。
碑多高?逝去为阴,所以要阴数。古代对数字上有讲究,单为阳,双为阴。单为天,双为地。所以,我们看古代皇宫的宫殿台阶都是单数,这是天数,是阳数。
宫殿是给活人走的地方,而立碑是给逝去人立的,所以要是阴数。阴数也就是二、四、六、八这样的。
这里讲究一辈比一辈高。比如爷爷的碑是一米二,那父母的碑则是一米四。
数高,但从阴数算起,所以并不是高了就是大。
在立碑时上面要写谁的名字?首先,家里儿女中,女儿不入碑文。也就是小辈女眷不能出现在碑文里,全都是男性后人。
开始是儿子一排、然后是侄子一排、后面是孙子一排……如此向后推着排。名字从左向右依次排小。比如大儿子在最上排最左边,然后向右是老二,老三。
下面一排是侄子中最大的在最左。再向下孙子中最大的在左小,所以仅从最左边,我们就能看出嫡子嫡孙。
立碑的讲究非常复杂,很多农村老人知道这些规矩,年轻人则已经不太清楚。黑嫂对这些有兴趣,所以特意跟村里老人了解过这些。
年轻人不在意这个,有人说这些是糟粕。但这个黑嫂是不同意的。立碑并不是农村专有,城市也立碑。立碑更不是我国独有,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立碑纪念的习惯和风俗。
如此一项纪念的活动,怎么会成为糟粕呢?它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您认为呢?
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我们这里讲究的是双亲都亡后在最后一个老人三年满后才可以立碑。
立碑留传是为了让后辈们不忘先辈们的丰功伟绩,让后辈们记住先祖的名讳,以免冲了先祖的名讳。现如今大多数埋
的都是公墓,如果你不立碑留记那上错坟的大有人在,肯定闹出多少笑话,如果立碑留记就一目了然了。
现如今刻碑都是阴刻。立碑讲究的是一辈比一辈高,基本上是阴数,一米四,一米六,一米八,一辈比一辈高。如果你爷爷立的是一米四,那么你父母就要立一米六的。
立碑要立正不能东倒西歪,不能立倒头碑,也不能立仰头碑。只有碑立的正后辈才能兴旺发达,否则将不吉。
立碑是做为儿女们的一番孝意,有的是父母双亡三年满立碑的,也有清明或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或是十月一寒食节,还有在老人去世多年的忌日立碑的。不管什么时候立碑,都是儿女们的一番美德,只能让人尊敬而不是让人耻笑。
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问题问的很对,只有父母双双去世才能立碑,有一方去世是不能立碑的,父母双双离世后,在墓碑上要刻上父母的名字,这也是对父母的敬孝,也是对后代人好找坟墓,单独立碑的也有,可能有各种原因,但大多数都是等双方去父母去世以后才立碑。
中华民族有很多的风俗习惯,对老人的丧葬也有讲究,上至皇帝王公,下至平民百姓,对老人的去世都要入土为安,只是规模不一样罢了。
我们国家对逝去的先人很重视,还特别设立一个清明节,设立清明节就是要祭奠祖先,不忘我们的根。
每到清明节来到时,人们纷纷来到先人的坟墓,手持鲜花,各种水果,糕点,对逝去的先人进行祭奠。
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实行了移风易俗,文明祭奠,禁止上坟烧纸,这也是保证森林的安全,防止火灾的发生。
我国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很多,大部分都是因为清明上坟烧纸造成的,因此,民政,公安,林业,司法部门,对上坟烧纸严加管理是正确的。
那么这个石碑要怎么立呢?我们在上坟时,看见许多的石碑上刻着有故先妣ⅩXX和故先考ⅩXX。下面我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故显妣和故显考。
“故”字好理解,就是已故了,去世了,离开人间了。“显”是对逝去先人的一种尊称,表示生前地位显赫,在家族和当地当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妣”表示女性,是自己的母亲,奶奶,太奶。“考”表示男性,是自己的父亲,爷爷,太爷。
但也不尽相同,有的直接写父谁谁谁,母谁谁谁,然后在旁边刻上立碑儿孙的名字。
总结,我们对逝去的父母立碑,要等父母双方都去世了才能立,一方去世最好不要立碑,假设说一方去世立碑了,另一方去世还得重换碑,得不偿失。活着是夫妻,死了也要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也是对先人的尊重。
各个地方风俗不同也许不一样。我老家是双亲都亡三年之后,才可树碑。树碑就是让子孙后代记住,亲人父辈的名字。忠孝传承。
一位朋友留言,问自己的父亲已去世十三年,看什么时候立墓碑为好,是祭日换是传统的节日。这个问题很有一些代表性,也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个问题。就这里我做一下自己的理解说明。立墓碑首先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看父母是双亡还是一个去世,如果父母都不在了,可以立碑。如果有一个健在的话,就不要立碑。不要看电视的镜头,哪些是艺术性的东西,和现实生活差距很大。可以想一下,一个老人去世你立碑了,再有一个去世你怎么办?再立一个碑吗?总不能说刻碑的时候留出一个地方,等着给活着的人去世时用吧。有心立碑就要父母双亡以后再立,在一个就是要在老人去世的三周年以后在立碑,不要急着当年就立墓碑,对后人会有不利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家里有孝,三年不好靠。立碑的时间可以是老人去世的祭日,也可以使传统的清明节和十月一。墓碑不要紧临坟头,一定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避免形成逼压宫的问题。在一个就是要看坟头是什么向口,如果是申山寅向的,最好不要立墓碑。其他的向口可以不计交这么多。
一般是在一年后的忌日才立碑的
人去逝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贸、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写碑文应对死者充满敬意和感情。
形式:中式西式日式
材质:通常是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以大理石花岗岩为首选材料。
其它的问题就要问风水先生了,他会根据你家具体情况来定的。
我们这里是三年后才能立碑,要挑黄道吉日。不知你那的风俗习惯怎么样。最好到道观里问下道长。
在河北农村,修坟立碑有很多讲究。新坟不能马上立碑,故去的亲人要在三年后才能立碑。另外,大多数人讲究双亲都亡故才能立碑,但是,也有父母一方健在立碑的。各地风俗不同,丧葬文化呈现肯定也不同。现就家乡修坟立碑的一些风俗和讲究分享给大家。
一、是不是双亲都亡才能立碑?1、父母都不在了,且要后走的那位三年后才能立碑
严格的说,立碑时应该是父母都不在了才可以立碑。无论父母哪个走在后边,最低也要等三周年才能立碑,因为古代认为这三年内为守孝期,所以祖坟是不能动土的,并且三年内连清明节也不能给坟墓添土。
为什么要等三年才能添土、修坟、立碑?因为老人们认为在三年守孝期内的坟地,算是新坟,动新坟墓有添新坟的意思,这也是人们非常忌讳的事情。
2、父母一方走后三年,另一方还健在的
此时,如果父母立合葬碑,可以采用只写一方名字,另一方名字不写的方式是最好的。毕竟后者还活着,刻在上面总觉得不吉利,可以留下位置,等以后补上。但是如果希望墓碑显得完整,预先把双方的名字都刻在墓碑上的也有,只不过活着的一方的名字一定要用红字描红,如果有办法的话要将活着一方的名字盖住。
其实,立碑在古代也是有钱的人家,普通百姓立碑的很少。就连现代人,我老家农村老百姓立碑的也不多见,主要的是因为立碑的讲究和禁忌太多,墓碑相当于阳宅的大门。如果墓碑弄不好触犯了先灵,对后世会带来恶劣的影响,干脆,还不如不立呢!
二、立碑有什么讲究?1、立碑的时间
立碑的时间可以是老人去世的祭日,也可以是传统的清明节和十月一。老辈子规定,一年当中清明节前后在坟墓上添土、立碑、栽树等一切阴宅事宜百无禁忌,所以,为了诸事顺利,人们把一切阴宅事宜都集中在清明节来办。需要注意的是闰月年不但不能竖碑,而且上坟的时候,还不能动土。
2、墓碑的方位
立碑要和点穴方位一致,人们都知道如果立碑的方向和坟地穴位的方向不一致,有可能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穴位的立向是阴宅最关键的环节,不能小视。
3、墓碑的碑文
先写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在写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 大人之墓”。最后写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4、墓碑的字体和颜色
字体不宜是行书、草书,最好是庄重的魏碑体、隶书、楷书。碑刻要一定是阴刻,即凹刻,不可是凸刻。同时,墓碑的颜色也要根据先人的禁忌来选择,如果没有什么禁忌,可选黑色或者白色,字体颜色多为金色。
5、墓碑的大小形状
不宜过高过矮,一般低不过腹高不过颈,并非越高大越好。高大的碑立在穴前,对坟形成逼压之势,对子孙后人运势前程不利。墓碑形状,要长方形,要有规有矩,不要太窄太宽,适当就好。太矮则预示后代出矮胖之人。
6、坟墓和墓碑的距离
墓碑不要紧临坟头,一定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墓碑和坟墓之间应该留有一定的距离,这段距离被称为“玄关”。因为这样才能使“生气”的正常流通。一般距离在0.3米到2米之间就可以了,太远太近,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除此以外,立碑该怎样祭奠,有什么人参加等等也是有讲究的,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综上所诉:立碑体现了后人对故人的思念、缅怀!也是孝心的一种体现。其实,现在农村老百姓立碑的人还是少数。但是,立碑却是中华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礼节和礼仪。需要我们正确的分析和传承。
双亲亡后至少一周年以后才可立碑。有的一方在世,因其它原因凑就一块搭顺风车式的立碑是有的。那时的碑不能站立是字面朝下躺在坟前,以后再扶起来。碑不要太高超过1.8米影响风水。不可随便加碑帽更不能要龟驮碑,碑四边可加汉纹或云纹。上面不要随便加二龙戏珠的图腾,更不能加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的图案。不要过高加称谓如太学生,贡生,邑庠生,…会对下一代不利。现代立碑直接写先严XX府君/先慈XX太君合葬之墓。(双亲是并列写的)落款写直系血亲:儿子女儿孙子孙女。至于儿媳女婿最好别写。最后写立石日期,碑的左下角一定写:穀旦。(图个吉利)立碑凑节:清明或十月一。立碑是工程茔上动土必须拜祭后土娘娘。(拜碑时,写碑先生披红,三献爵口谢孔老圣人,文昌帝君)其他拜碑按当地风俗。
碑好比亡人的门牌号,为了便于后世子孙上坟墓找错地方。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都是坟,入土为安!荒郊野外稍有不慎,就不知死者葬在哪里了。于是就用竹木作为标志,人们考虑到竹木容易腐烂,后来改用石刻碑铭。
人死后都可以立碑,没有什么双亲亡故才可以立碑之说。当然,人之长寿和短命鬼有区别!六十甲子一轮回,六十之外才为寿。立碑是有讲究的,就是六十岁之前夫妻双方有一方驾鹤西去,原则上墓碑上是不留另一方姓名的。就是说立碑只立亡者姓名,另一方无需添加。六十岁之外亡者立碑,可以用夫妻双方名子。但死者为黑色字体,活着的人用红色字体,这不能胡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短命鬼去世,活着的人陪他孤独终老,于情于理哪是说不过去的。就是不另寻新欢,到时在说吧。
说到立碑,可以人死后一并进行,也可以在死者忌日进行。当然,清明节,十月朝,大寒,这些天都行。清明节可以在"沙里"开始,就是在“九九”结束前三天,即春分后到清明节当天上午都可。十月朝即十月初一日,大寒就是进入大寒节气,属无忌日。平时就不要擅自做主了,不可想一出是一出,那是不合规矩的。如果一方死亡,没有立碑,也可以等到夫妻二人百老归天,同时进行,这也不碍事。至于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关注我,我的问答里己作全面解释,这里就不重叠了。
在我们这个地方,双亲都故去方可立碑,如果有一方健在碑文不好写,一般故去三年后立碑,选择在清明节立碑,正面刻有家簇辈分的排列顺序(女子也可),背面刻有故人的一生功绩。
由于家中有和您类似的情况,所以和您分享一下!
不是说一定双亲都不在才可以立碑,一方健在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等到孩子成家有孩子为好,因为刻碑的方便,要刻孩子的配偶,孩子的孩子,后期的补字也是可以,但是比较的不方便,而且排版可能不那么整齐,因为有三个字两个字的名字!
已经去世的一方配照片,健在的不配照片,用一块红色瓷砖代替,健在的一方名字也是红漆来描,区分开!立碑肯定要找个相对好的日子,最后找风水先生看看,一般墓地都有!其他的可能地方风俗不一样,大同小异吧!对了,我们这是安徽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