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王伯当
瓦岗寨最初由翟让、徐世绩(即徐茂公、后改名李绩)、单雄信、王伯当、翟弘、王儒信等人创立,开始时只是抢劫过路客商,后来势力大了后,抢劫漕运船只,但一直被隋将张须陀吊打。
李密因为参与杨玄感叛乱被隋朝通缉,走投无路时投奔了瓦岗寨,然后,他组织了对张须陀的战斗,一战成名,张须陀战死,其手下勇将秦琼、程知节、罗士信等投奔隋将裴仁基,后来裴仁基征讨瓦岗寨不能取胜,被奸臣陷害,一气之下投奔了瓦岗,秦、程、罗等人都上了瓦岗。
后来有道士到瓦岗寨说谶语:“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其中桃李:便是逃亡姓李,勿浪语,谁道许,意指密。指出天意是让李密当天子,王伯当又劝翟让说:李密是蒲山公,菖蒲当然只能长在翟(沼泽)里,要求翟让让位李密,翟让信了,让了位。
李密上位后,组织瓦岗军夺取了隋朝的洛口仓,获得大量的粮食,开仓放粮,队伍急剧扩大,四方豪杰纷纷投奔,李密又多次打败隋朝洛阳的主将王世充,瓦岗寨兵强马壮。
随着瓦岗军的壮大,翟弘、王儒信等鼓动翟让夺回权力,被李密知道后,在宴会上杀死了翟让、翟弘和王儒信,徐世绩被砍伤,王伯当救了他,单雄信向李密跪地求饶,保住了性命。但瓦岗分裂的种子已经埋下。
隋炀帝在江都被以宇文化及为首的叛军杀害,宇文化及带领叛军西归关中,隋朝洛阳留守,皇孙越王杨侗估计王世充打不过叛军,就对李密封官许愿,让他去打宇文化及,李密信了,带领瓦岗军死磕叛军,虽然取得胜利,可自己也元气大伤。
回过头来,越王杨侗的许愿因王世充作梗无法兑现,李密对自己的手下败将不屑一顾,轻率地与王世充开战,又委非自己嫡系的单雄信重任并镇守要地,结果,单雄信放任王世充通过要地攻打瓦岗,袖手旁观,瓦岗军一败涂地,单雄信直接投降王世充,受到重用,秦、程、罗、裴仁基父子都被王世充俘虏,李密和王伯当逃脱,因有单雄信先例,他们不敢投奔镇守洛口仓的徐世绩,往西投奔李渊。
李密投奔李渊后,并没有获得他中意的爵位,又萌生反意,和王伯当在往东逃跑时,被唐将盛彦师(他并没有上过瓦岗寨)打败杀死。
秦、程、罗因感到王世充不是干大事的料,在战场上投奔李世民,裴仁基、裴行俨父子阴谋杀死王世充后归唐,被王世充发现后处死。
李世民攻打王世充,胜利后,留在王世充处的瓦岗将领,除单雄信和邴元真被处死外,其余都归顺了唐朝。
刘黑闼也上过瓦岗寨,后来投奔窦建德,在窦建德被李渊处死后,刘黑闼再次起事,给唐朝带来不小的麻烦,最终被李建成平定,刘黑闼被处死。
归顺唐朝的瓦岗军将领中,除王君廓叛逃突厥被杀、张亮谋反被诛外,其他的结局都很好,徐世绩受到李渊重用,赐姓李,改名李绩,成为了与李靖比肩的一代名将,魏征受到李世民重用,成为了一代名相,秦琼、程知节、罗士信(在征讨刘黑闼时战死)也都青史留名。
在正史中留名的瓦岗将领很多,李绩、魏征、秦琼、程知节(即程咬金)、张亮、罗士信、李君羡、牛进达、吴黑闼、李孟尝、郭孝恪、李大亮、李密、翟让、翟弘、王儒信、刘黑闼、单雄信、祖君彦、裴仁基、裴行俨、王伯当、王君廓、邴元真等。
611年开始,隋炀帝杨广不恤民力国力,大兴土木,又逢饥荒年,山东、河南等地发生大水灾,淹没四十余郡,612年,山东又发生大旱,接着关中地区又发生瘟疫和大旱,民不聊生。可于此时,杨广不度德不量力,发起对高句丽的进攻,动用大批军队和大量工匠民工,耗时日久,死伤枕籍,农民身逢绝境,揭竿而起。隋末各路义军中,在民间最为出名的莫过瓦岗军,瓦岗军以瓦岗寨为据点而得名,七年时间,转战多地,屡破劲敌,其中出现了一批在唐朝也受到重用的名将,经后世演绎,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
瓦岗军第一位首领翟让,原在河南东郡当监狱官,犯事被判处死刑,幸得平时好友相救,逃出东郡,回到韦城老家和哥哥翟弘、侄儿翟摩侯共同举义,又说服同郡正率乡团保境安民的徐世勣(李勣)、单雄信等人一起上了瓦岗寨,徐世勣当时才十七岁,他劝说翟让采取远交近攻的抢略方式,认为附近是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州、郑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方便又丰厚。(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私财物无数,不久兵众大振。
这时隋朝出现杨玄感之乱,吸引朝廷主力大军,当时,叛乱谋主为贵族李密,李密是北周八柱国后人,曾受到隋朝开国元勋宇文述和杨素看重,心怀天下,助杨玄感起兵造反,兵败逃亡经王伯当介绍投奔瓦岗寨,李密善文辞,劝说翟让说,“凭您的雄才大略,精兵强将,先夺取洛阳长安,消灭凶残势力,灭亡隋朝绰绰有余”,翟让认为有理,便让李密按他说的具体方略去劝降附近义军,果然一说则来降,翟让大为佩服。通过破张须陀,夺兴洛仓,攻破洛口,远近闻风归附,翟让于是退位让贤,推举李密当首领,称魏公。
李密接手后瓦岗声威更甚,把名不见经传的瓦岗军发展成为最强大的义军,有大将徐世勣,秦叔宝,程知节,单雄信等人,足智多谋又勇悍善战,远近慑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山东长白山贼寇首领孟让归附,河南巩县长史柴孝和、侍御史郑颐献城,隋朝虎贲郎将裴仁基与儿子裴行俨献出虎牢。与越王杨侗率领的各路大军在洛阳对峙,屡次打败隋军。本想利用杨广在扬州的机会,绕过洛阳直取长安,考虑到手下将领大多是关东人,纵然打下长安,久守恐出问题,于是放弃这一战略构思,没想到后来为李渊作嫁衣裳。
正在军威大振,洛阳强敌未退时,瓦岗出现内乱,翟让哥哥和亲信眼红李密势大,鼓动他夺权,李密得知消息,先下手为强,设酒席杀死翟让等人,徐世勣混乱中被砍了一刀,身受重伤,李密立即喝止手下,单雄信等人跪地叩头请求饶恕,李密都赦免了他们并到各营通报情况安抚军心。这一事件是瓦岗事业的转折点,此后,洛阳统兵大将以王世充为主,双方交战各有死伤,正在这时,政局突变,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用勒死隋炀帝,率军北上要回故都,路经瓦岗。而洛阳的王世充专权,越王杨侗不满欲借李密之手除之,派人册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李密为避免腹背受敌,假意接受,全力对付宇文化及军。(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宇文化及兵到黎阳,跟李密相遇,大战后又中计,军中无粮,隋军死的死,降的降。李密便拒绝杨侗的征召,回守金墉城,王世充趁瓦岗军大战后兵疲力软,率几万兵马突袭,双方在邙山脚下大战,王世充大破李密军。瓦岗军的裴仁基、祖君彦、程知节等被王世充擒获,邴元真、单雄信等人久已不满李密,便投降王世充。李密向东逃往虎牢关,瓦岗军遭到重创。与众人计议后,李密于618年率众西入长安投降李渊,瓦岗军至此成为历史。
瓦岗寨最早的领导人是翟让。单雄信、徐世绩等人相助。转战于郑州、商丘一带,主要还是攻击隋朝的漕运等小搞搞,那时兵员已有近万人。后来李密上山来投奔瓦岗寨,李密是北周开国的柱国功臣李弼之后,袭浦山公,助礼部尚书杨玄感兵变失败,被拘脱逃,前来投奔瓦岗寨的。原来领导人翟让,没什么大的抱负。瓦岗寨不过是打打漕运、劫劫路人,混个温饱而已。李密的加盟,让籍籍无名的瓦岗寨从十几股大小义军之中脱颖而出,摆脱低层次的打家劫舍的土匪形象,这支义军开始有了自己的政冶理想和军事策略。
比如斩荥阳通守、大隋名将张须佗(靠山王杨林的原型),史载”须陀独勇决善战,又长抚驭,得士卒心,号为名将”,攻下大隋粮仓——兴洛仓。翟让便让位给李密,领魏公,在洛口城建立“行军元师魏公府”。建立了根据地后,发檄全国,檄文直指隋炀帝杨广,“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天下纷纷响应,瓦岗寨兵员急剧扩展至数十万,已是众多反隋义军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支义军队伍。魏徵说当时瓦岗寨的情景,史载“七国之地,四为我有;五都之所,三在域中。”4/7、3/5,这说明瓦岗寨的地盘、势力已是超过其它义军的数倍。武德元年(618年),李密亭瓦岗军投唐。
当时隋朝的态势是这样的,因杨广于大业8年(612年)攻打高丽用兵百多万。真的百多万,不是号称;民伕助军也百多万,失败。仅逃回2700人。隔了一年,又集百万隋军攻高丽,民伕不用想,以当时落后生产力,起码百多万以上。这种搞法,隋朝国力被逼至崩溃境地,真正的举国倾巢、穷兵黩武!导致隋朝到处烽烟滚滚、反旗四起。如大原留守李渊,幽州罗艺、朔方鹰扬郎将梁思都、马邑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山东的(太行山以东,今河北、河南、山东)窦建德、瓦岗寨的李密、江淮的杜伏威等,纷纷起兵造反或反叛隋朝。皆因杨广不惜民力、好大喜功才导致大隋王朝象大秦王朝一样,二世而快速崩盘。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瓦岗寨是真实存在的,它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这个方圆不到十里的小寨,在隋朝末年确实火了一把,由于《隋唐英雄传》的传播,这把火一直烧到现在,引来无数人去探求当时这些英雄好汉的风风雨雨。
隋炀帝时期,实行高压政策,搞的天下大乱,全国揭杆而起的起义军风起云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运动中,有一个叫李密的人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并以瓦岗寨为根据地,同隋朝的军队进行战斗,瓦岗寨地处华北平原无险可守,但有一个叫徐茂公的谋士总能化险为夷,在与隋军作战中经常取胜,因而名声大噪,一些有识之士也投奔瓦岗寨而来,这里不乏有门神之称的秦琼,还有那个只会三扳斧的程咬金。
在相互的战斗中,隋朝后期只剩下在太原起兵唐渊和以洛阳为据点的王世充,以及李密的瓦岗寨,李渊就是后来的唐高祖,他有个二儿子叫李世民,此人文武双全,瓦岗寨寨主李密本来势力强大,加上众多出色的将领,本来与李渊、王世充有一拼的,但此人目光短浅且心胸狭隘,众将领对他颇有微词,将领们一商议,李世民人品不错,大家干脆都投奔他,这样李密成了光杆司令,不得不投降李世民,李世民招降瓦岗寨后,迅速集结兵力攻打王世充,在强大的李家军面前,王世充兵败被杀。
李渊建立唐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瓦岗寨的诸多将领也得到了封赏,轰轰烈烈的瓦岗寨起义就这样被唐王朝瓦解,剩下的只是历史的遗迹。
历史上确实有过瓦岗军起义,而且是非常著名的一次农民大起义,不过历史真实与小说描写有很大不同,这是需要有所区别的。
隋炀帝野蛮残暴的统治终于引起了隋代末年遍及全国的农民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七八十处,参加起义的人数有几百万。在这些起义的队伍中,瓦岗军起义是最著名,也是最强大的一支。
瓦岗军的由来
小说中描写的瓦岗寨也确有其地,就在今天河南滑县的南面,瓦岗军也因此而得名。
瓦岗军的失败原因
瓦岗军最早的领导人是个叫翟让的人,这个人勇力过人,非常善战。他手下有一些很有才干的人,如武艺绝伦的单雄信,善战多谋的徐世积(也就是小说中的徐茂公),士兵多数是渔民猎夫,所以会使长枪,战斗力非常强。
正在瓦岗军的势力一天天壮大的时候,有一个重要人物参加到它的队伍中。这个人叫李密,是个破落贵族,曾经参加公元613年由隋将杨玄感发动的反隋兵变,杨玄感失败后,他也被捕,后来逃出来流落江湖好几年,最后在616年投奔了翟让的瓦岗军。
李密是个有谋略的人,他帮助翟让发展瓦岗军,作出了成绩,但这个人野心很大。根本看不上翟让。他利用翟让对他的信任,很快就把起义军的人权抓到自己手里,而翟让成了他的眼中钉,最后李密设圈套杀害了翟让。但这样一来,瓦岗内部便失去了稳定,加上李密和一些将领的骄傲轻敌,战略上连犯大错,终于被隋朝军队打败。
李密也没得到好结果,他被新建立的唐朝杀死了。
瓦岗军的规模和作用
瓦岗军从611年在瓦岗寨扎营起,到618年被隋军打败,前后活动了7年,它的势力发展到河南广大地区。瓦岗军消灭了前去镇压的隋朝名将张须陀,取得了第一个大胜仗,然后接连攻占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洛口仓以及回洛仓和黎阳仓。
这些大粮仓的夺取对起义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在隋炀帝统治下,人民早已断炊断粮,起义军大开仓门,让老百姓尽情的分取,这样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来参加起义的队伍,瓦岗军很快发展到数十万人。
李密做起义军领袖后,发布了声讨隋炀帝罪行的檄文,反映了起义群众的愿望,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起义军与隋朝大刽子手王世充几次交锋,都把王世充打得溃不成军,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瓦岗军领导人翟让没有认识到领导权的重要性,拱手让出了政权,导致了义军瓦解,英勇奋斗14年的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李渊地主集团夺去。但是,作为一支农民起义力量,对推翻隋朝统治,它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对唐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email 160;protected] 我来回答。
隋唐英雄传中瓦岗寨是隋末十八路反王中个人武力值最强的团体,隋唐十八条好汉好几位都出自瓦岗寨。
瓦岗寨的老大是翟让,后来被李密夺得首领的位置,失败后投降了大唐。
说到瓦岗寨,我们将讲一下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
第一个:秦琼这个我们都知道,大唐两大门神之一,家喻户晓。担任过瓦岗寨兵马大元帅,绝对的核心人物之一。后归降唐朝后,成为李世民手下大将,被封翼国公。小说演义中将他刻画成义薄云天的山东大汉,小孟尝。但是历史上秦琼先是跟着隋朝名将张须陀的,后来兵败后跟随裴仁基投降了敌军瓦岗寨,李密兵败后又跟随王世充,最后又叛逃归唐。从个人履历来看,实在和义薄云天、有勇有谋相去甚远。可以算是一个合格武将,但是难称隋唐英雄好汉。
(秦琼剧照)
第二个:程咬金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讲述的就是隋唐英雄传中的“混世魔王”程咬金,从小就喜欢惹事,是瓦岗寨起义的核心之一,曾做过瓦岗寨的老大,后来让位给李密。瓦岗寨兵败后,跟随李密一起降唐,成为李世民手下将领。程咬金是粗中有细,大智若愚。有自己的小算盘,很少吃亏。他降唐后,坚定的跟随李世民,玄武门中站队明确,后被封卢国公。其实他的个人武力值并不算强,演义小说中也就是三板斧,打完就跑。
(程咬金剧照)
第三:徐茂公这个人在演义中也是瓦岗寨的核心人物之一,农民起义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在瓦岗寨中是智慧型的角色,是团队的军师。之前有发文论证过,徐茂公的历史原型就是大唐名将徐世绩,后来被唐高宗赐李姓,又因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最后改名“李绩”。他在乱世中也是很牛的人物,投降瓦岗寨后,向李密献计攻占隋朝黎阳仓,天下响应者云集,使瓦岗寨成为当时最大的反王势力。随李密降唐后,在唐军中屡立战功,被封英国公。徐茂公在演义中有智多星的美誉,在正史中也是了不起的大唐名将,但是个人品行确实有瑕疵,也难被称之为一条好汉。
(徐茂公剧照)
第四:单雄信演义中二贤庄的庄主,为瓦岗寨的大将,核心人物之一,后归降王世充,为了拉拢单雄信,王世充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与唐军有杀兄之仇,死不降唐。李密兵败后,他降王世充,在洛阳与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大战,鏖战数月,可见其勇武,而且有气节,讲义气,确实称得上一条好汉!
(单雄信剧照)
第五:罗成演义中,罗成的个人武力值可以算是瓦岗寨中最强的存在。在隋唐英雄谱中也排第七。个人气度威武不凡,而且出生武艺世家,老爹是北平王罗艺的独子。大漠弯刀银枪,家传武学的渊源使罗成的武力值在瓦岗寨中成为独一档的存在,后来降唐后,被李元吉设计杀害。他的性格豪爽,为人义气,称得上是瓦岗寨中的一条好汉!
(罗成剧照)
第六:王伯当还有瓦岗寨的神射手王伯当,在演义中对李密始终忠心耿耿,是在李密落魄时唯一跟随在他身边的主要将领。也是瓦岗寨的核心之一,如果没有他的拥护,李密的瓦岗寨首领之位肯定是很难坐稳的。李密降唐后不受重用,想再次造反,王伯当苦劝无果后,选择与李密共存亡。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位忠义之人。
(王伯当剧照)
以上就是演义中的瓦岗寨的核心人物,至于整个团队之前的老大是翟让,当时瓦岗寨是一个山寨类型的团伙组织,翟让去世后,李密上位才将瓦岗寨发扬光大,发展成为称霸一方的势力。真正瓦岗寨的领导核心层就是李密和以上的六位。
大家觉得怎样,欢迎留言评论!记得关注哦!公元581年,杨坚取代了北周的末代皇帝周静帝宇文阐,顺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大纷乱,建立了大一统的隋朝。在隋文帝杨坚的领导下,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整个国家都焕发着勃勃生机。然而,隋炀帝即位以后,在他不知节制、不考虑后果的情况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长城、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兵征辽东、游幸江南。国内的老百姓不堪重负,民不聊生,被迫揭竿而起,走向了反抗隋朝的道路。
瓦岗军就是隋朝末年众多农民起义军中声势较为浩大的一支,创始者是东郡韦城(今河南安阳市滑县)人翟让,驻扎的地点在韦城一个地势险要的小山岗上,因此被称为瓦岗军。翟让时期的瓦岗军虽然只是一支锄强扶弱的农民起义军,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前进的道路规划,但是,通过小说《隋唐演义》的传播,瓦岗寨变成了一个让人为之神往的地方,秦琼、程咬金、单雄信、徐茂公等众多英雄豪杰变成了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这一切,都随着李密来到了瓦岗寨有了质的变化。李密出身高门士族,因怀才不遇而退到乡野读书。越国公杨素途经李密隐居之处,见其好学,就将其推荐给自己的儿子杨玄感。杨素死后,隋炀帝对杨家的猜忌之心越来越重,杨玄感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于大业九年,杨玄感在李密的策划之下,借助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为皇帝征辽东督粮之际,发动了兵变。不久,杨玄感兵败,李密投奔到了瓦岗寨。李密较有政治眼光,他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扩大影响。翟让在李密的谋划之下,先取荥阳,后攻洛阳,通过开仓放粮使瓦岗寨凝聚了数十万之众,李密也因此获得了较高的威望。大业十三年二月,李密在翟让等人的推举之下,成为了瓦岗寨新的领袖。
李密掌权之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改元永平,并向天下发布了著名的讨隋檄文,一时间,各路起义军纷纷来投,拥有秦琼、程咬金等一干名将并且兵强马壮的瓦岗军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反隋力量。
就在瓦岗寨的鼎盛时期,李密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正是这个决定让这支起义军从团结走向了分裂,从昌盛走向了末路。这个决定就是李密没有听从部下的建立,先去进攻长安,而是固执地要先攻下洛阳再图全国。《隋唐演义》曾把这段历史演绎成了李密为了从王世充手中换取隋炀帝的萧贵妃,而不惜舍弃了隋王朝的传国玉玺。但是,不管怎么说,李密从这一时期,逐渐失去了人心。
洛阳城是隋朝的中心城市,城池坚固,而且还驻有重兵,要攻下它谈何容易。李密于大业十三年九月,率领瓦岗寨的精锐部队和驻守洛阳王世充的十万联军隔水相对,随之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决战。而就在这个时候,固守晋阳的李渊已经率领着他的大军大模大样的走向了长安城。
虽然王世充占尽了天时地利,李密与他的会战可谓是胜少败多,经过几次大战以后,损失十分惨重。无奈之下,李密只得率军渡过洛水,退到了月城。王世充抓住战机,随后就追了上来,将月城团团围住。虽然李密巧使“围魏救赵”之计,佯攻洛阳,解除了月城之围,但是瓦岗军的气势大不如从前。让李密万万想不到的是,由于他的错误决策,瓦岗寨内部也发生了混乱。当初,翟让觉得李密有王者之风,才把瓦岗寨的大权交到了他的手中。但是随着瓦岗寨的队伍一天天的壮大,而李密在决策上的连连失利,翟让等人对权力的欲望也一天天的增长起来,并有了取李密而代之的想法。
然而,就在翟让还没有采取行动的时候,李密通过布满的眼线已经得到了消息,于是李密决定先下手为强。
李密仿效项羽,摆下了一场“鸿门宴”,但是,翟让却没有像刘邦那样得以逃脱。这天,李密设宴款待翟让、单雄信、徐茂公等人,宴会还没有开始,李密将翟让引入内室之中,拿出一把弓交给翟让。翟让爱不释手,就在他拉开弓的那一瞬间,李密手下的蔡建德立刻抽出刀,一刀将翟让砍死。参加这场宴会的除了单雄信和徐茂公,翟让的亲信和手下无人逃脱,全被李密斩杀。
翟让之死成为了瓦岗寨的分水岭,从此,瓦岗寨由团结走向了分裂。而李密感觉再也没有人牵制他了,渐渐骄傲起来,对将士和兵卒也不知道爱惜了。又因为占据的都是小城市,钱财匮乏,立功的将士也没有什么赏赐。而为了招降纳叛,李密却给归附的人很优厚的待遇,瓦岗将士开始与李密离心离德。
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谋杀了隋炀帝后,王世充拥立越王杨侗为帝,以谋“挟天子以令诸侯”。王世充放弃了与李密的交战,承诺李密如果击退宇文化及,就让李密入朝辅政。李密于是率领瓦岗军在童山和宇文化及大战了一天一夜,虽然李密最后战胜了宇文化及,但是,“坐山观虎斗”的王世充此时已经发动了政变,幽禁了隋恭帝杨侗,自立为王,李密入朝辅政的梦想落空,只好带领残兵又回到了瓦岗寨。
最终,面对逐渐强大的王世充,李密自知不敌,走投无路的他只好率领残部投降了李渊,当年瓦岗军的战将秦叔宝、徐世勣、罗士信、程咬金等也都先后降唐,瓦岗寨彻底崩溃。
隋唐英雄传中瓦岗寨最有印象的就是翟让、李密、单雄信、徐世绩、程咬金等人,而在真实历史上确实瓦岗寨,最初是由翟让组织起来的起义军,和随军将领有多次交手。但是最终却内部发生了重大变动,最后失败解散。
历史进程611年,身为东郡法曹的翟让被下狱问罪,狱吏黄君汉私自释放了他,于是逃到了瓦岗寨(河南渭县东南)参加起义,同时单雄信和徐世绩都参与,在他的带领下,成功壮大。
他们最开始只抢劫过路富商,行事有点像劫富济贫的侠义之士,因此也获得了许多人心,他们的不断壮大使得朝廷注意到了,于是多次出兵攻打但都没成功。
616年李密的到来成功把瓦岗军推向巅峰,但随之而来的是分裂。李密此人有战略眼光,在他的建议下瓦岗军先后占领了荥阳,这里是中原的战略要地,向东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关。虎牢关以西的巩县有隋的大粮仓洛口仓。取得洛口仓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而且已逼近东都洛阳。
这下子彻底惹怒了隋炀帝,于是派名将张须陀镇压瓦岗军,但是张须陀中了李密的计谋,最后被活活围死。这一次后李密的声望达到顶端,而原本的首领翟让本部对李密不服,引发内乱,瓦岗军从内部瓦解,翟让被杀,李密后归唐。
瓦岗寨存在的时间只有8年,若是没有发生内讧,可能在隋末瓦岗军又是一路诸侯。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这次瓦岗军起义也是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侧面看出隋末时已经进入全民皆乱的境地,隋不灭亡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