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预言实现了几个(11)
霍金的言语功能逐年退步,到了70年代后期,只剩下他的家人或密友能够听得懂他的话。 为了与其他人通话,他必须依赖翻译。
霍金在1985年拜访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时,感染了严重的肺炎,必须使用维生系统。由于病况危急,医生询问简是否应该终止维生系统的运行。简的答案是“不”,替代方案是霍金必需接受气管切开术。这手术可以帮助他呼吸,但会使他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发声。
霍金不再能讲话,必须用特别方法传达信息,对方一手拿着一张字母卡,另一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用食指指,当指到霍金想要的字母时,霍金会扬起眉毛,这样,可以慢慢地把整个单字拼出来。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几乎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呲牙咧嘴”的样子。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形象。
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被视为是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
霍金离开地球,寻求他心目中的宇宙真谛了。先生,一路走好。
走好!博学又有趣的人!
霍金的预言实现了几个
霍金这个“预言”去世之后立刻被证实,你可能也参与了
金星和霍金虽然从中文层面来看,除了文字有交集,其他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她因为发了一条与霍金有关的微博,却引起了网友的争议。
金星公开质疑很多人都在悼念霍金,其实也就是悼念“霍金”这个名字装个“文化人”而已,其实霍金研究什么根本就不知道,甚至连他名字的英文全拼都不知道,太假了。
金星这么说的依据是霍金的一个预言,随后还配上了一张霍金的图片和一句话“如果我死了,一定会有很多人发朋友圈纪念我,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看不懂我的书的,甚至没看过我的书——霍金”
霍金有没有说过这句话,还无从考证,但是这个现象却可以用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名词解释,那就是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也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
从众效应的五个特点
一是受众对已经有了定论的职业传播者和信息作品,几乎没有人会再提相反的意见;
二是能够规范受众接受行为的模式,使之成为一种接受习惯;
三是某种一致性的群体行为能够形成接受“流行”,如“流行歌曲”、“流行音乐”、“网红”等;
四是会对那些真正富有独创意义的信息作品加以拒绝,从而挫伤少数传播者探讨真理的积极性;
五是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受众者理解信息的个人主观能动性。
因此,从众效应也是优点与缺点并存、有利与不利同在。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有益之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反之亦然。